
Edward Chen
4 نظر در 1 مکان
於1990年首度開館,然後在1996年正式在惠比壽花園廣場的一棟建築裡全面開始營運,是日本首間專注於攝影藝術的美術館。除了收藏展覽攝影作品外,館方會不定期舉辦一些課程活動來推廣攝影藝術,館內則是除了展區空間外還有一個圖書室包含了攝影相關書籍作品,機構甚至還會從事攝影理論的「調查研究」,整體而言是個非常認真致力於攝影藝術的美術館。
館藏部份雖然美術館的宗旨是收集「國內外」的攝影作品,但就館方資料目前所收集三萬件左右的作品中高達八成為日本重要攝影師的作品而只有兩成來自國外攝影師,所以其實東京都寫真美術館目前的重點還是放在日本國內的重要攝影作品,而這些作品則來自不少(目前總共38位)戰後的攝影大師或名家包括森山大道、杉本博司、深瀨昌久(第二輪才收入)、荒木經惟等等,總體而言是想接觸日本重要攝影作品的不錯平台。這次造訪所遇到的展覽也是以日本攝影作品為大宗,所參觀的三個中的兩個展中從主題到大部份作品都頗有可看性,讓人不禁對東京都寫真美術館的未來展覽以及其他館藏有所期待。
是一間我若定居在東京肯定會經常造訪的美術館,推薦。
館藏部份雖然美術館的宗旨是收集「國內外」的攝影作品,但就館方資料目前所收集三萬件左右的作品中高達八成為日本重要攝影師的作品而只有兩成來自國外攝影師,所以其實東京都寫真美術館目前的重點還是放在日本國內的重要攝影作品,而這些作品則來自不少(目前總共38位)戰後的攝影大師或名家包括森山大道、杉本博司、深瀨昌久(第二輪才收入)、荒木經惟等等,總體而言是想接觸日本重要攝影作品的不錯平台。這次造訪所遇到的展覽也是以日本攝影作品為大宗,所參觀的三個中的兩個展中從主題到大部份作品都頗有可看性,讓人不禁對東京都寫真美術館的未來展覽以及其他館藏有所期待。
是一間我若定居在東京肯定會經常造訪的美術館,推薦。
看展的不錯的地方。若說建築設計和收藏/展覽是考量一個美術館的兩大面向,那麼我想忠泰美術館或許會是99.9%的收藏/展覽和0.01%的建築設計,簡單來說就是一個單純著重在展覽本身的場域,如此一個場域的造訪價值自然地就由其所策劃的展覽來決定,而單就此次檔期的策展(Civilization: The Way We Live Now)來說我認為頗值得造訪。這個展的內容主要擷取自同名的一本書,而主辦方在物件的選取、說明文字的選用、一些相關哲言quote的規劃等我認為都頗有水準,除了一些個人認為的小問題(例如引言中一些對於「文明」在概念界定上的問題、還有某些中文翻譯上的問題例如對Braudel的”Fabulously ancient”的翻譯等等)外,整體而言是頗讓人沉醉其中的展覽。如此品質的展覽應可讓人對忠泰未來的其他策展有所期待。
除了美術館也可考慮連同周遭的「聚落」例如其中的咖啡店、選品店等等一併造訪。
推薦
除了美術館也可考慮連同周遭的「聚落」例如其中的咖啡店、選品店等等一併造訪。
推薦
在紐約甚或世上必訪的博物館中,現代藝術博物館在場館建築和館藏兩個面向的比例中應是99.9%的館藏0.1%的建築,和北京故宮與羅浮宮算是平衡不同,和同在紐約的Guggenheim更是鮮明的對比,走路經過MoMA位於第五和第六大道之間的53街的現址一不注意可能還會錯過,門面看來真和midtwown的其他樓宇似無特異。
MoMA的館藏非以數量聞名而較是niche走向,路線非常特定且明確。館藏主以年份區間區分,和The Met以文化區塊區分不同,最早的年份上溯至18-19世紀(不禁讓我好奇”modern art”也包括印象派或Modigliani的作品?)。而就收藏品而言作為當代藝術的首屈一指的house MoMA的東西或也毋須多作評論,參觀MoMA和The Met一樣,基本上就是能多留一些時間就多留,能多看就多看,畢竟看到腳痠心累也看不完。
特別提一下廣受歡迎的MoMA design store (店名中特別加了”design”一字和博物館的路線精神非常貼切),本館共有兩間,一間不用買票入館就一間則是在館內,不用買票入館的store的人潮數量是館內的數倍,熱門時段排隊結帳所須時間可能半小時起跳,建議博物館參觀者在館內商店購買。
MoMA的館藏非以數量聞名而較是niche走向,路線非常特定且明確。館藏主以年份區間區分,和The Met以文化區塊區分不同,最早的年份上溯至18-19世紀(不禁讓我好奇”modern art”也包括印象派或Modigliani的作品?)。而就收藏品而言作為當代藝術的首屈一指的house MoMA的東西或也毋須多作評論,參觀MoMA和The Met一樣,基本上就是能多留一些時間就多留,能多看就多看,畢竟看到腳痠心累也看不完。
特別提一下廣受歡迎的MoMA design store (店名中特別加了”design”一字和博物館的路線精神非常貼切),本館共有兩間,一間不用買票入館就一間則是在館內,不用買票入館的store的人潮數量是館內的數倍,熱門時段排隊結帳所須時間可能半小時起跳,建議博物館參觀者在館內商店購買。